改造中的新河南科技市场
拭目以待 正在改造中的新河南科技市场
(2020-02-08)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郑州电脑手机测评中心
时间:大约在冬季开始(2011年初至未来3-5年)
地点:文化路东,东风路南,白庙路北,文博西路西
人物:恒大地产、创新大厦、中科大厦、老科技市场、中关大厦等相关人物
事件:河南科技市场升级改造(核心区域之拆迁、重建)
自8月30日参加了河南科技园区管委会及恒大地产组织的园区升级改划规划意见征求会之后,我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老师给我说的这四个要素,河南科技市场什么时候开始改造?又会何时结束?哪些地方会被拆了重盖?涉及哪些卖场主体及人?未来的科技园区核心区域,会被升级改造成什么样?
这段时间我接触了不少市场里的企业老总,以及政府的一些领导,就这件事也进行了探讨。这篇文章,不是一篇记叙文,只借这四要素,与大家一起展开对于河南科技市场改造事件的讨论。以下我们按事件、人物、地点、时间的顺序来进行。
一、时间篇:
虽然恒大意见征求会上明确表示,关于河南科技市场改造的时间,会在2010年年底左右开始组织整体拆迁,二期项目整体同时建设,但在其新的规划方案及建设方案中,又会作如何变化,还都是未知数。
在上次意见征求会中,企业代表也提出了希望分期拆迁建设的意见,恒大是否会采纳还属未知。如果分期拆迁建设,也许会比较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先拆一部分,建成再把其余的企业转移过来,再折另一部分。这样对于河南科技市场,应该是相对平稳的升级改造过程。但对于恒大来说,分期建设势必会大大拉长建设周期,增加成本。如何权衡,只能看政府及恒大地产如何调控。另外,即使分期拆迁和建设,是先从中间地带的老市场开始?还是从中关大厦和创新大厦两头开始依然不清楚,还是让我们等待恒大地产的最终规划公布。不管如何,最短三年,长了可能是五、六年,期待河南科技市场真正的浴火重生。
未来3-5年,我们看河南科技市场如何演变,相信未来的河南科技市场,会更好的展现出科技魅力,为所有的商家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打造特色联合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及服务,有着更强的竞争力,甚至在全国内树立起强大的影响力,确立中部IT贸易、研发经济的制高点。
二、地点篇:
恒大此次升级改造地点,由南至北,包括了创新大厦、中科大夏,老科技市场8个区以及中关大厦及展厅。“拆”只是一个字,无论怎么写,都会给河南科技市场留下痛。涉及区域的商家,何去何从,我相信大部分的商家无法做到象刚才那位老板一样说早拆早安生,只是痛有多深,各自不一。不少的商家,虽然不做狡兔,但同样三窟。这边的拆除,对于他们来说,也只不过是少了一个门店罢了,不伤筋骨,在新开的海龙、潮人街或者以后的“中原之芯”再开一个就得了。但对于不少把“总部”设在这个区域,甚至只有一个店在这里的商家来说,“迁”,如何演绎都艰难啊。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哥做IT好多年,烦了。
曾经与政府的一些相关领导以及河南科技市场圈子内的资深人士讨论过一个话题:河南科技市场在哪里?在文化路上,还是在东风路上,或者说是在东风路文化路交叉口?这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曾经的规划,也有过“科技一条街”,所谓的“一”字型,也就是文化路至花园路段的东风路这一段;再后来,又有过“H”型,也是这三条路,写成一个“H”。现在,至未来两三年后,会是一个“T”字型吗?东风路加上文博西路。
不管怎么猜测,未来的河南科技市场,将会出现几个角色,百脑汇、赛博数码港、“中原之芯”(据可靠说法已经被赛博收之囊中,但一切皆未定案)、恒大、海龙电子、凯隆大厦以及正弘。而整个河南科技市场的中心,也许将转移至东风路上了,形成以东风路(文化路与花园路间)为中心的IT商圈有机整体,同时往西可能延伸至电子大厦,往南可能到文博西路上,就是图中绿色虚线圈的位置。各位可能会注意到最东边“未知区域”处,正弘虽然之前一直没有提及,貌似不显山露水,可以看出来,东风路花园路西南角这一片,全是正弘的地盘,除了蓝堡湾与数码公寓已经建成,文博西路东风路东南角的位置正在深挖,所盖什么大楼暂时未知,而标着“未知区域”的这个位置,同样有着很大的运作空间。对于正弘置业来说,将会静观河南科技市场的演变,也许后发制人。
三、人物篇:
为了从全局了解河南科技市场区域的布局,我们简单制作了一张“河南科技市场IT商业分布示意图”。从上面可以看到此次升级改造涉及的卖场,以及目前河南科技市场区域各个商业卖场的布局。
根据河南IT资讯网的调研,目前的河南科技市场主要商业区域中,创新大厦目前仍是客流量最大的卖场,次之应该是包括中关大厦、老市场在内的文化路两侧,从创新大厦门口至东风路口,赛博数码港经过近三年的运营,客流量目前也有了不错的提升。庞大的客流量,红火了区域内的卖场,随之而来的就是困扰了科技市场商家以及社会公众已久的拥堵,文化路全线设计比较窄,由于初期规划交通方面考虑的不足,文化路东风路交叉口至创新大厦门口这两三百米的距离,常常拥挤着大量公交车、货车、自行车甚至拉货的小推车,让人苦不堪言。今年6月底,东风路穿文化路地下通道正式通车,以及过街天桥的建成,稍稍减轻了拥堵的程度,但文化路上这两三百米路段,仍然不是很通畅。这也是恒大建设方案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位于创新大厦南边的北京海龙电子卖场,一共三层,营业面积12000平方米,按照地理位置来说,其已不在河南科技市场商圈之内,海龙电子从进入已经近十个月,关于内部的运营也一直众说纷纭,与北京海龙的关系也存在着多种的说法。据说将于12月25日正式开业,但从目前的装修状况来看,时间将会非常的紧张。
北京海龙电子卖场在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中关村能一直站稳脚跟,可谓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能否将其在中关村的成功复制至河南科技市场,按说没问题。但令我不太乐观的是:北京海龙,能不能将成功复制在河南科技市场的边上。“边上”,意味着边缘化,而未来会不会变得更“边缘化”,又得看最终恒大地产的改造方案如何进行了。假如创新大厦、中科大厦、老市场等区域全部拆迁重建,恒大的最终建设方案中将整块区域的商业重心由以前的文化路移至东风路上,这也是很多业界人士比较看好的方案,可以更好的解决文化路段不适合做繁华商业路的问题。宽阔的东风路加上通畅的地下通道,再配合以比较科学的卖场规划,将是恒大方案中IT卖场运营成功的有力保证。当然,这只是大家的猜测,最大的不定因素是一方面恒大很难放弃文化路侧的卖场(商铺)的诱惑,另一方面,文化路侧是建成IT卖场?还是会变成国美或者苏宁的所谓3C卖场?甚至是百货商场?再就是海龙究竟能否在边缘位置上独树一帜,经营得风生水起,我们将拭目以待。
而涉及区域中的中关大厦、展厅、老市场,历经了多年的风霜,硬件环境已经比较落后,在当前的竞争中已经显露出疲态,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很好的购物环境方面也慢慢力不从心了。此次重建,对于整个河南科技园区、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都是很乐意看到的事,但对于已经在里面经营多年的商家,应该是五味杂陈。笔者前段与中关大厦里一位做网络设备的商家聊起来这事,老板快人快语:“拆吧,早拆早安生。”令我大为诧异,她接着说:“现在钱难挣得不得了,还累死累活,早都不想干了”。
作为此次改造区域中有着一定规模及运营规范的老牌IT卖场——创新大厦,在7月份与赛博分手后,运营一切正常,同时将在11月18日迎来自己的十周年店庆。虽然将会拆除的声音早已传出,可以说上空已经乌云密布,但目前看不出来对里面的商家经营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就象刚才所说的,客流量依然稳定。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目前大家的想法: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如何,祝创新大厦一路走好!
对于百脑汇与数码港来说,此次恒大改造,将有很大可能推动河南科技市场的商业重心由文化路转向东风路。百脑汇经过多年的精心经营,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中原之芯开业之后,这几大卖场能否打造出更有竞争力的河南科技园区,能否共同把这个蛋糕做得更大,活得更加滋润?抑或是在更残酷的竞争中疲于应付,难以为继?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总之,优胜劣汰是实践真理,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江山如此多娇,且看谁奇葩异放。
四、事件篇:
关于河南科技市场的改造,由来已久,最早的规划应该是2003年,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历史。河南科技市场1993年4月12日正式开业,1994年6月13日,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国家中部地区技术贸易中心”。
“2003年11月20日对于被誉为‘中原硅谷’的河南科技市场来说,是一个值得弹冠相庆的日子,运筹已久的河南科技市场全面升级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将对河南科技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的发展规划将以现有中心区为基础,力求通过3~5年的时间,使总投资达到15.5亿元,企业总数增至5000家,年成交额达100亿元,年税收入达2亿元,就业人数达3.5万人。这次全面升级改造后,河南科技市场将成为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功能齐全的国家中西部地区的‘硅谷’。”以上是2003年的一个报道,同时还介绍,为了支撑河南科技市场的升级改造,成立了河南黄河科技投资担保公司,以解决改造所需的资金支撑问题。
2005年4月12日,由金水区政府和金基不动产(郑州)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约6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的中原数码港在河南科技市场正式奠基,这标志着具有“中原硅谷”之称的河南科技市场进入整体升级改造阶段。根据中原数码港的总体规划,在未来4至5年内,金水区将在文化路以东、花园路以西、东风路两侧区域内(占地约1000亩),对现有科技市场、白庙村及农科院试验田区域进行整体建设和开发。中原数码港将建成以信息产业为主,集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生产、创业孵化、产品和技术成果展示交易、综合服务、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密集区。项目分为三期,预计2010年全部完成。数码港建成以后,预计可容纳以信息产业为主,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科技企业4000多家,可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每年创造税收1.5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的信息交流中心、软件产品贸易中心和高科技贸易中心。
2006年下半年,金水区与深圳市淞江投资担保集团就白庙村改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河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情况公示,就白庙暨河南科技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成立了郑州市淞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计划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总投资60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1000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少量住宅用于村民安置,市场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研发中心、配套物业用房、地下车库及市场景观等。
2006年9月中旬,白庙村村内的村民、商户、租房户正按照拆迁改造通告的要求,陆续向外搬迁,白庙村的拆迁改造及河南科技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由此拉开了大幕。
2007年11月,河南科技市场改造项目地产商变成了郑州市豫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负起了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的白庙村暨科技市场旧城改造项目重任。该公司是深圳市粤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郑州市投资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另有说法说深圳淞江与深圳粤华是一家,暂无法求证),公司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白庙村暨科技市场的改造项目取名豫华广场,豫华广场力求打造成含科技市场、综合商业、写字楼、商务公寓、智能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未来的河南科技市场将成为辐射中原,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的IT市场。白庙村也将通过城中村改造,与河南科技市场一道,实现“浴火重生”。
再后来,豫华方案也不了了之,从“中原数码港”到“豫华广场”,几经“浴火”,虽然没有“重生”,但也一直按正常步伐往前进。最早百脑汇在一片稻田边开始建设,2004年9月份正式开业,赛博数码港在2007年1月开业,河南科技市场这个名称,由以前只是指东风路文化路东南角的一块区域,延伸成了泛指包括了老市场8个区、创新大厦、赛博数码港及百脑汇在内的一个大区域。其间,金基不动产(2009年正弘地产接盘)的蓝堡湾、数码公寓项目在进行了马拉松式的施工后,终于在今年完工交房,百脑汇对面的“中原之芯”大厦(暂名)也以缓慢的速度建设着。过去的三年内,河南科技市场商业卖场区域再没有大的变革,直至今年,2010年,恒大地产正式入驻,拿下了河南科技市场核心位置的190亩地皮,计划整体拆迁后进行重建,恒大时代正式来临。
2010年8月30日,河南科技园区管委会与恒大郑州分公司一起组织了升级改造意见征集会,由恒大方介绍了河南科技市场这块核心区域的改造草案,并听取了企业代表们的意见。在此之前,处于原白庙村居民用地位置的一期工程在此之前已经开工建设,笔者也从郑州市规划局的网上查到相关的许可批示公布,项目名称为“恒大名都”,总计8幢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由河南兴科置业有限公司承担建设。二期项目的规划草案中,参与意见征集会的企业提出了不少的问题,包括了商铺设计、停车位数量、物流规划、定价、其他商业配套等,恒大地产方表示会慎重考虑,重新组织详细的调研,对草案进行优化。日前从恒大地产郑州分公司处了解到,新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定稿,新方案中包括了一幢88层高的地标性建筑,不过暂时还没有正式公布,详细的方案仍不得而知。
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DIY游戏电脑、办公电脑联系电话:1773976069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