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小红帽、触控板原理及性能比较
笔记本小红帽、触控板原理及性能比较
(2020-01-31)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郑州电脑手机测评中心
作为笔记本上最常见的两种鼠标控制设备——指点杆和触控板,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一些发烧友们甚至还为指点杆和触控板谁好用而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但要说起指点杆和触控板的工作原理,知道的朋友可能就不太多了,那么,指点杆和触控板是怎么工作的呢?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优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分解吧。
小红帽式经典:鼠标指点杆
提到本本小红帽,很多人都会知道在Thinkpad笔记本中出现了一种鼠标控制设备——指点杆。其实,目前在戴尔、惠普、索尼、富士通等品牌的不少机型上,我们也开始看到指点杆的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商务机和超小的轻薄机型上,由于指点杆所占的空间很小,重量更轻,不少机型甚至取消了传统的触控板,而只采用指点杆来作为鼠标指点设备。
指点杆通常位于键盘的“G”、“H”、“B”键之间,而其左右控制键则位于空格键下方。在指点杆上通常会安装有一个可替换的橡胶帽以提高操控性,由于指点杆的鼻祖IBM使用了红色作为橡胶帽的颜色,因此,指点杆也被称之为小红帽,而惠普、戴尔等笔记本的指点杆采用的是蓝色、黑色等橡胶帽。
其实,指点杆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它是依靠在指点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设置传感器,这样,当推动指点杆时,指点杆的基板就会由于推动力的大小在不同的方向上发生不同的形变,这就使设置在指点杆周围不同位置山传感器因压缩或扩张而产生不同的电压,这一电压在送入专用的电路进行处理时,电脑就能获知指点杆上所加的力量大小和移动方向,并据此来控制鼠标箭头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大众级标配:电容式触控板
相对而言,触控板的应用范围更广,我们在几乎所有的笔记本上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当然了,触控板也分为多组类型,如电阻式触控板、电容式样触控板、声表面触控板等等,这里,我们谈谈厂商采用最多的电容式触控板的工作原理。
我们常见的触控板由三层结构组成,最上层操作面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触控板的抗磨损性能,并获得较好的触摸感受;中间层是一个电极层,密布的网状金属结构上有低压高频电;而在电极层的下方则是一个传感器。
当手未接触到触控板时,电极层上的电荷投射到下方的传感器上。当手指接近触控板时,由于人体相当于地线,人体与电极层在接近点上形成一个等效电容,部分高频电流就顺着这个等效电容流出,而流入相应点的传感器上的电流就会减小或消失,这样,当手指移动时,传感器就能根据电荷消失的部位判知手指移动的方向,并将这一信号反馈回芯片进行处理,据此来控制鼠标箭头的移动方向。
性能之比:指点杆 VS 触控板
在实际性能方面,可以说指点杆与触控板之间,并无绝对的优劣,这也正是二者能并存,且优劣之争长期不断的原因。如果硬要在他们之间分一个高下的话,那么,指点杆比较适合那些需要长期使用键盘的人群,而触控板则更适合于大众用户和对键盘依赖性较小的人群。看看PK环节,大家会对这两种控制方式更加了解。
1.体积和重量
指点杆:√
半个手指甲盖大小的指点杆无疑在体积与重量上大占优势,尤其是小屏幕笔记本本上,布局的急促,更彰显指点杆的优势。
触控板:
触控板可以做得很小,可小的触控板多难用啊,鼠标箭头要想移动一屏,手指就要划拉好几次,体积,是触控板永远的痛。
2.易上手性
指点杆:
对于没用过指点杆的朋友来说,指点杆绝对是恶梦,尤其是力加速功能,常常令初学者无法将鼠标箭头定位,而要熟练掌握指点杆,那可是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触控板:√
在这点上,触控板明显有优势,大多数用过鼠标的人上手即可以快速掌握触控板的使用。
3.实用性
指点杆:√
在使用指点杆时,使用者的手无需离开键盘区,在整个控制过程中,手指几乎无需移动,如此便捷、省力的操作,自然令指点杆在实用性方面略胜一筹,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要使用键盘的文字输入者来说,更是方便。
河南科技市场网点评:
自诞生以来,指点杆一直是不愠不火,仅出现在Thinkpad的商务机型之中,但近期,指点杆却大有爆发之势,不少品牌的新款机型都采用了指点杆设置,甚至摈弃了传统的触控板。除了众多笔记本厂家有拉拢Thinkpad用户(习惯于指点杆操作方式)的嫌疑,这与笔记本的宽屏、小巧旋风也有关系。随着16:9宽屏的普遍应用,笔记本变得又矮又胖,这就使得笔记本托腕处的面积大大减小,从而令触控板难有立足之地,在窄小的托腕处即便设置了触控板,过小的面积尤其是不足的高度,都会令其操控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指点杆的优势也更加明显,也许,更多的宽屏笔记本,尤其是小尺寸宽屏笔记本,会更多地开始采用指点杆设计。
触控板: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移动触控板的感觉和移动鼠标的感觉更相近,使用起来也算方便。但是,手指一天到晚来回划拉触控板,手臂在键盘和触控板之间不停移动,手指、手臂都很累。
4.普及率
指点杆:
由于指点杆是IBM的专利,其他公司若要使用需支付专利费,加之其易上手性较差,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普及,使得其仅出现在Thinkpad机型和其他公司的商务或高端机型上。
触控板:√
廉价与易上手,使得触控板成为大多数笔记本的标配,即便是指点杆的鼻祖,Thinkpad笔记本,在其后续的不少机型中,也不得不增加了触控板设计。
5.扩展功能
指点杆:
由于指点杆的体积小,其扩展功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可以说,指点杆的存在只是为了替代鼠标。
触控板:√
触控板的扩展无疑更加灵活,如一些厂家就赋予了触控板手写、多媒体播放控制等等功能。而多点触摸更是触控板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灵活的控制、强大的功能,使得触控板在未来有可能颠覆传统指点设备的定义。
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DIY游戏电脑、办公电脑联系电话:1773976069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