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国高铁中的应用
大量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国高速铁路中
(2020-02-08)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郑州电脑手机测评中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任何行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高速铁路也不例外,像高速列车中的一些核心部件和功能、旅客服务系统、安全防灾监控系统、牵引传动系统等。
高速铁路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被称作“大国技术”,集成了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新技术,集中展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前邓小平老人家去日本的时候,日本人都是把高铁作为国家名片来推出。目前客运高速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高速铁路正在成为我们国家客运交通体系的骨干。1964年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在日本建成,当时的速度号称210公里/小时。1981年、1991年,法国和德国相继建成高速铁路。随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累计9100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世界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正计划研制和建设时速达340公里的高速铁路。
旅客服务系统,大量运用了信息技术,铁路的票务系统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去年我们国家铁路旅客发送人数是14亿人次,中国人每人坐了一次火车。去年印度每人坐5次火车。日本,据2008年的统计,每人每年坐火车200次。我们测算2011~2012年,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以后,每年旅客发送量大约在70亿人次以上,对这样一个大型票务系统数据平台建设,目前我们和中科院以及几所大学还在探讨,这是一个很大的处理系统。另外,我们在站车信息服务和引导服务方面也要采用大量的信息技术。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在高速铁路当中竞争的制高点。高速列车由45000个零部件组成,工程中有很多关键技术,包括集成技术,目前能够掌握集成技术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日本、韩国。高速列车的牵引系统是高铁竞争的核心之一,主要由变流器、牵引控制、电机等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高速列车舒适性非常重要,震动和噪音能够控制得当,列车的震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气体与车体摩擦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二是线路的不平顺产生的噪音,后者产生的噪音不仅对车的舒适性影响还对安全性也有影响。很多同志,包括国外的同仁(日本人、德国人)坐了京津城际,认为我们在减震和降噪方面做得要比国外好。
说到安全防灾监测系统,高速列车对侧风比较敏感,一般在每秒15米侧风条件下我们会采用降速的办法,从350公里/小时降到250公里/小时。同样高速列车对大风、雨雪、地震等自然现象也比较敏感,为了保障高速列车在复杂环境中的运行品质,一般会采用防火智能检测诊断以及全线视频监控等手法来进行全面监管。
到2012年,全国铁路的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繁忙专线实现多轨对接,长期存在的“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状况将基本消除。铁路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高速铁路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DIY游戏电脑、办公电脑联系电话:1773976069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