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Core i7笔记本好在哪?
高端Core i7笔记本已问世
(2020-01-30)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郑州电脑手机测评中心
迅驰品牌哪儿去了?
眼尖的读者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本文中在谈及新的移动Core i7平台时,却没有提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迅驰”品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英特尔认为,沿用多年的迅驰品牌已经无法区分笔记本档次,并且容易令普通消费者混淆,因此已经决定逐步弱化迅驰品牌,在品牌端重推酷睿这一处理器品牌。今后迅驰将仅用作英特尔无线网卡的品牌出现。可以说,随着移动Core i7的推出,英特尔笔记本开始进入“后迅驰时代”。 英特尔公司在近日举行的IDF上发布了号称史上速度最快的笔记本处理器:Core i7 Mobile(酷睿i7移动处理器),以及对应的芯片组PM55。继去年推出桌面版Core i7处理器后,英特尔的笔记本平台终于也引入了i7。移动版i7的技术特性是什么?对于笔记本来说,它意味着什么?它的定位是什么?它会成为未来英特尔传统笔记本产品的标配吗?
移动Core i7=低频低功耗版桌面i7
移动Core i7依然基于Nehalem微架构,使用45nm工艺制造,原生四核心。由于它支持HT超线程技术,我们将首次在笔记本上看到Windows任务管理器中出现8个线程。另外,移动Core i7在处理器内集成了双通道DDR3-1333内存控制器,最大支持8GB内存;还集成了PCI-E控制器,可支持一块PCI-E 2.0 ×16或两块PCI-E 2.0×8显卡。也就是说,Core i7移动版等同于集成了北桥,对应的PM55芯片组只需要完成当初南桥芯片的工作就可以了,因此,移动Core i7搭配的PM55芯片组也和桌面版P55一样采用了单芯片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在去年首次推出Nehalem微架构Core i7处理器时,就引入了Turbo Boost睿频加速技术,即在不需要所有核心参与工作时,处理器可以自动提升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核心的频率。而在移动版Core i7身上,由于原始频率较低,睿频技术的提升幅度先显得更大,效果更为明显(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整体来看,除了桌面版LGA 1156和Socket 989的接口差异外,移动Core i7处理器几乎可以看作是桌面Core i7/i5处理器的低频低功耗版本。
定位偏向高端机型
知道了移动Core i7的规格和技术特性,那么,它对应的产品是什么呢?
在英特尔发布移动Core i7处理器平台的同时,包括惠普、戴尔、东芝、华硕在内的PC厂商也同时发布了搭载该平台的笔记本产品,惠普的ENVY 15、戴尔的Alienware M15x,以及华硕的G60J。这些机型都是各自品牌的高端机型,尺寸大、性能强、价格贵,更多的意义是凸显品牌实力。不难看出,目前各PC厂商对移动Core i7平台的产品定位都是——高端、奢华。
为什么不是主流产品用移动Core i7?从移动Core i7处理器的规格表我们可以看出原因。目前,移动i7的价格(英特尔给OEM厂商的批发价)还非常贵,价格最便宜的Core i7-720QM也要364美元。从价格来看,i7-920XM将会替代现有的移动顶级处理器Core 2 Extreme QX9300;而与Core i7-820QM定价接近的“前任产品”是Core 2 Duo双核移动处理器的顶级型号T9900;Core i7-720QM从价格上替代的则是P9700。目前,这些处理器的价格比现有的主流高端产品上较为常见的P8400/P8700处理器还要贵100至150美元。从价格层面来看,Core i7目前还不具备进入主流市场的能力。
而从规格上看,移动Core i7依旧采用了现有的45nm制程,55W/45W的热设计功耗,对笔记本也是不小的难题,要想搞定如此大的热量,笔记本也必须在散热上投入较大成本。其实,英特尔在移动Core i7中加入了“Power Gate”(电源门晶体管)技术,该技术允许某个核心处于闲置状态时,功耗大幅降低至接近零,从原理上说,这对降低整机功耗也是很有帮助的。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面对:目前搭配移动Core i7处理器的芯片组仅有PM55一款,该芯片组未集成显卡,这意味着移动Core i7机型必须使用独立显卡,而独立显卡又会加大整机功耗。
从目前已发布的移动Core i7机型来看,16英寸以上机型将是移动Core i7的“主要阵地”,最低限度也是15英寸机型。戴尔的Studio 15是目前最小尺寸、最低价格的移动Core i7平台笔记本,搭配中低端的Mobility Radeon HD 4570显卡,售价也要999美元。
本站观点:移动Core i7发布更大意义在于引入全新移动架构
在英特尔官方正式发布后,首批移动Core i7平台笔记本预计在国庆前后就会在国内市场亮相,而更多的厂商则会选择在10月下旬借微软Windows 7正式上市的东风,让i7+Win 7双剑合璧冲击市场。我们预计全球各PC厂商将会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自家高性能及高端游戏型笔记本产品的Corei7平台更新,以往的高端双核T9000系列、四核的Q9000系列及QX9300将会全面被移动Core i7处理器替换。万元以上的高性能及高端游戏型笔记本产品,将全面进入Core i7时代。另外,部分国际品牌会推出一些15英寸或16英寸的常规系列Core i7笔记本,配合中档移动显卡(例如Studio 15,采用Core i7-720QM+HD 4570),满足那些追求处理器速度的用户的需求(例如大型商业计算),但这类产品的价格通常也会在人民币8000元以上.
尽管普通消费者对四核笔记本充满渴望,但我们认为,此次发布的Core i7处理器即便在未来也很有主流价格产品,其一是因为功耗问题,新发布Core i7处理器的TDP同现有的顶级移动处理器QX9300相当,进入主流本很难;其二是英特尔的定价策略。纵观多年来的迅驰发展史,每一代高端的产品直到淘汰也不会进入主流价格市场,就如同现在的QX9300。其实,即便是采用“纯正血统”的迅驰2 P8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也算是“非主流”的高端产品。
本次移动Core i7处理器及对应平台发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Nehalem微架构引入笔记本产品和市场。要知道,上一代酷睿2架构已使用多年。尽管英特尔的移动品牌迅驰将被逐渐弱化,但Nehalem架构将把英特尔传统笔记本产品带入一个全新时代。事实上,新的元素,新的兴奋点和噱头,也正是英特尔的传统笔记本平台目前急需的。从去年7月正式发布迅驰2平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受到Atom上网本和CULV轻薄本平台推广的影响,英特尔在传统平台上一直没有推新,而竞争对手在这段时间内则是动作不断,且在近期还推出了针对主流本平台的全新整合概念品牌VISION,这对英特尔多少会造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从9月发布新的低价双核CULV处理器后,基于CULV平台的轻薄本已经越来越受市场重视。但很显然,价格与尺寸与传统本高度重合的轻薄本,势必会对现有的传统本平台产生冲击,所以现在英特尔在传统笔记本本平台上也必须拿出新的概念和产品,同轻薄本拉开差距,做出差异化,将市场尽量扩大,而不是在一个已有的市场里互相干扰、相互打击。
目前的移动Core i7处理器平台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在明年年初,英特尔就将带来基于Nehalem架构的移动Core i7后续产品——代号Arrandale的新双核移动处理器。Arrandale将采用32nm制程,并首次把45nm制程的集成显卡封装进处理器内,整合集成显卡的功耗将在25W左右,等同于现有酷睿2 P系列单处理器的功耗。而新的Arrandale处理器的频率会比现在发布的四核Core i7高,但价格则要便宜不少。未来的传统本市场主力,将会是Arrandale。
河南郑州科技市场IT产品配送网----------DIY游戏电脑、办公电脑联系电话:17739760690(同微信)